中招網(wǎng)訊:在伊犁鞏乃斯草原上,從你第一眼看到孤單單地佇立幾百年的石人雕像的時候,你一定會感到歲月的久遠。多風(fēng)多雨的鞏乃斯草原在夏季總是陰晴不定,大抵是陰多晴少,有時一天要下好幾場雨。草原就是這樣一個地方。新源地區(qū)曾多處發(fā)現(xiàn)草原石人,但文物部門至今收藏的是恰普河谷發(fā)現(xiàn)的三位石人,其中兩位是全身石人高1.4米,一位半身石人高0.7米,男女像服飾有別石人大頭寬額,長鼻、橫眉,具有神秘氣息的深陷的眼睛干涸寧靜地望著茫茫的鞏乃斯大草原。幾百年的歲月它都是這種姿式,它的看似深邃實則只用寥寥幾刀勾勒的眼睛能說什么,這引起頗有幾分漢代石刻風(fēng)格的石人,據(jù)考證是烏孫人所立。則克臺巖畫鞏乃斯河北岸,從鞏乃斯種羊場到伊犁鐵礦綿延近百公里,幾乎每條山溝都有古巖畫發(fā)現(xiàn),是一條罕見的巖畫走廊,其中以則克臺北山發(fā)現(xiàn)的巖畫巖文為最大,高約十幾米,寬約七米,在平滑的石面上刻有近千個牛、駝、馬、羊和各種野獸的形象,獵人狩獵的戰(zhàn)斗場面和獵后的歡樂場面,形象古仆傳神,肉容豐富多彩,畫面人物生殖器暴露,可以窺見當時生殖和性崇拜。這些巖畫大部分為鑿刻,還有的涂色,有的以山石的自然色為本色,涂色的巖畫中雖常年累月的日照,風(fēng)雨侵蝕,但光澤依舊鮮艷如初,在這幅大型巖畫的左下角還有一行豎寫的巖文,由十多個不同的字符所組成。這些字符的意義至今沒有定論。近年來,不少考古工作者對此進行實地考察,廣泛研究,有的推斷可能是鄂爾渾——葉尼塞文,或巴音居魯克文,烏宗蘇文或突厥文,有的則認為是古藏文,為宗教箴言中的六字真言,即:阿彌陀佛,祈求吉祥之意。